詳細介紹
展示原理:心搏驟停一旦發生,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,4~6min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,因此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尤為重要。此展品用來訓練心肺復蘇術操作,是學習、普及和推廣心肺復蘇術必備的訓練操作模型。
操作說明:訓練操作。
知識拓展——心肺復蘇步驟
首先評估現場環境安全
1、意識的判斷: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,問:“喂!你怎么了?”告知無反應。
2、檢查呼吸: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-10秒(1001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…)告知無呼吸
3、呼救:來人??!喊醫生!推搶救車!除顫儀!
4、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: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狀軟骨劃向近側頸動脈搏動處,告之無搏動(數1001,1002,1003,1004,1005…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)。
5、松解衣領及褲帶。
6、胸外心臟按壓:兩乳頭連線中點(胸骨中下1/3處),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,兩手重疊,左手五指翹起,雙臂深直,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(按壓頻率至少100次∕分,按壓深度至少125px)
7、打開氣道:仰頭抬頜法??谇粺o分泌物,無假牙。
8、人工呼吸:應用簡易呼吸器,一手以“CE”手法固定,一手擠壓簡易呼吸器,每次送氣400-600ml,頻率10-12次/分。
9、持續2分鐘的高效率的CPR:以心臟按壓:人工呼吸=30:2的比例進行,操作5個周期。(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束)
10、判斷復蘇是否有效(聽是否有呼吸音,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博動)。
11、整理病人,進一步生命支持。
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:
1、將重點繼續放在高質量的CPR上
2、按壓頻率至少100次/分(區別于大約100次/分)
3、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㎝
4、按壓后保證胸骨完全回彈
5、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
6、避免過度通氣
心肺復蘇方法
一、當只有一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,應是每做30次胸心臟按壓,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。
二、當有兩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,首先兩個人應呈對稱位置,以便于互相交換。此時,一個人做胸外心臟按壓;另一個人做人工呼吸。兩人可以數著1、2、3進行配合,每按壓心臟30次,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2次。)
拍搖患者并大聲詢問,手指甲掐壓人中穴約五秒,如無反應表示意識喪失。這時應使患者水平仰臥,解開頸部鈕扣,注意清除口腔異物,使患者仰頭抬頦,用耳貼近口鼻,如未感到有氣流或胸部無起伏,則表示已無呼吸。
★2010(新):C-A-B 即:C胸外按壓→A開放氣道→B人工呼吸
操作說明:訓練操作。
知識拓展——心肺復蘇步驟
首先評估現場環境安全
1、意識的判斷: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,問:“喂!你怎么了?”告知無反應。
2、檢查呼吸: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-10秒(1001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…)告知無呼吸
3、呼救:來人??!喊醫生!推搶救車!除顫儀!
4、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: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狀軟骨劃向近側頸動脈搏動處,告之無搏動(數1001,1002,1003,1004,1005…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)。
5、松解衣領及褲帶。
6、胸外心臟按壓:兩乳頭連線中點(胸骨中下1/3處),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,兩手重疊,左手五指翹起,雙臂深直,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(按壓頻率至少100次∕分,按壓深度至少125px)
7、打開氣道:仰頭抬頜法??谇粺o分泌物,無假牙。
8、人工呼吸:應用簡易呼吸器,一手以“CE”手法固定,一手擠壓簡易呼吸器,每次送氣400-600ml,頻率10-12次/分。
9、持續2分鐘的高效率的CPR:以心臟按壓:人工呼吸=30:2的比例進行,操作5個周期。(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束)
10、判斷復蘇是否有效(聽是否有呼吸音,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博動)。
11、整理病人,進一步生命支持。
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:
1、將重點繼續放在高質量的CPR上
2、按壓頻率至少100次/分(區別于大約100次/分)
3、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㎝
4、按壓后保證胸骨完全回彈
5、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
6、避免過度通氣
心肺復蘇方法
一、當只有一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,應是每做30次胸心臟按壓,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。
二、當有兩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,首先兩個人應呈對稱位置,以便于互相交換。此時,一個人做胸外心臟按壓;另一個人做人工呼吸。兩人可以數著1、2、3進行配合,每按壓心臟30次,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2次。)
拍搖患者并大聲詢問,手指甲掐壓人中穴約五秒,如無反應表示意識喪失。這時應使患者水平仰臥,解開頸部鈕扣,注意清除口腔異物,使患者仰頭抬頦,用耳貼近口鼻,如未感到有氣流或胸部無起伏,則表示已無呼吸。
★2010(新):C-A-B 即:C胸外按壓→A開放氣道→B人工呼吸